关于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15年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01288万元,比上年增加133100万元,增长12.46%,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3.2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221万元,比上年增加50292万元,增长11.01%。
(二)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15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6328万元,比上年增加49724万元,增长8.62%;其中,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555314万元,比上年增长43448万元,增长8.49%。
各支出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0309万元(区本级支出148684万元),比上年减少4919万元,减少3.17%;
国防支出356万元(区本级支出247万元),比上年增加123万元,增长52.79%;
公共安全支出17740万元(区本级支出17369万元万元),比上年增加1319万元,增长8.03%;
教育支出131086万元(区本级支出121173万元),比上年增加13361万元,增长11.35%;
科学技术支出10589万元(区本级支出10004万元),比上年增加1452万元,增长15.89%;
文化体育传媒支出3533万元(区本级支出3047万元),比上年增加454万元,增长14.75%;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604万元(区本级支出51898万元),比上年增加8254万元,增长14.91%;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9312万元(区本级支出15569万元),比上年增加3036万元,增长18.65%;
环境保护支出12471万元(区本级支出10400万元),比上年增加1159万元,增长10.25%;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0158万元(区本级支出85689万元),比上年增加14248万元,增长14.86%;
农林水事务支出41684万元(区本级支出37346万元),比上年增加3993万元,增长10.59%;
交通运输支出37042万元(区本级支出36958万元),比上年增加3745万元,增长11.2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8124万元(区本级支出13305万元),比上年增加1823万元,增长11.18%;
其他支出10320万元(区本级支出3625万元),比上年增加1691万元,增长19.60%。
(三)2015年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现行市区财政体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中央、省、市专项拨款,加“两税”返还补助,加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加新体制基数下划,加其他补助,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加上年结余,减去体制上解,当年可用财力为679620万元,支出626328万元,安排债务还本支出3489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15000万元,结余340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使用1102万元,净结余230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二、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的基本特点
2015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区一手力抓财政收入组织,做大做强收入蛋糕,一手坚持民生优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实现了财政增收、民生改善、监管增强的财税目标。
1、强化措施,拓宽收入来源。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01288万元,同比增长12.46%,为市定目标任务的100.41 %。(1)收入组织措施得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收入持续增收的压力加大,面对经济增速放缓、重点行业税收下降、结构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我们积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税收政策变化,密切跟踪收入动态,认真分析影响我区收入的各种因素,强化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明确重点税源、重点项目和收入征管薄弱环节。(2)非税管理更加完善。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抓大控小,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3)资金争取卓有成效。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追加资金71014万元,争取债券资金34890万元,有效地弥补区级资金不足;同时,加快落实市属区建项目资金,有力地缓解项目资金支付压力。
2、保障重点,构建和谐民生。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力,财政支出继续大幅度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安排民生民本支出55.2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8.28%。(1)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年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8亿元,比上年增加1.84亿元,增长17.97%,有力地保障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确保城管、重点水利项目顺利推进。(2)逐步完善社保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2527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水平逐步提高,2015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人,参保人数达到147304人,累计支出1043万元;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实现一体化,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442万元,享受低保人数达到12602人。(3)惠农资金全面落实。加大对冬季农业补助、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森林防火、动物疫病防控等农业项目的投入,安排农林水利专项资金1950万元。
3、深化改革,提升资金效益。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扎实推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完善政府采购资金监管、做好国有资产监管等工作,全面推动绩效财政建设。(1)切实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行财政预算公开,督促所有区直部门(除涉密部门外)开展部门预算网上公开,提高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同时,按照新《预算法》的规定,逐步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构成的全口径预算体系。(2)扎实推进财政绩效评价。探索建立了全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内五区率先开展公共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审批工作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2015年全区对21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2016年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3)更加突出政府采购监管。严格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出台《关于长沙市开福区2015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通知》等两个规范性文件;同时,积极开展专项检查,督促采购单位、供货商、代理机构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努力提升采购监管水平。
各位领导,2015年我区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整体较好,基本完成了年度各项财政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税源的培植依然任重道远,在宏观经济形势和“营改增”的影响下,确保全区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财税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政府间财权和支出责任依然不匹配,区级财政公共保障能力仍显不足;三是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全区资金的运行压力加大;四是非生产性专项资金总量仍然较大,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财政管理科学精细化水平还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6年区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新《预算法》的规定,为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我们建议2016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为: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领跑三湘”总目标,加快建成“五区”,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2016年预算编制的总原则是:量入为出,稳健运行;突出重点,推进改革;改善民生,优化结构;防控风险、科学精细;具体为:一是坚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收入预算,科学编制支出预算,以财政效益为导向,确保财政稳健运行;二是突出重点,全力保障改革支出,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工资制度、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顺利推进;三是坚持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各项公共保障政策提标扩面及时到位;四是逐步消化债务,科学安排资金消化基建老账,平衡信贷资金还本付息、大城北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投入。
(一)公共财政预算方面
1、公共财政收入预算草案
结合2016年全区税源摸底及市财政局可能下达的收入任务情况,我区2016年地方财政总收入计划增长11%,全年预计完成1333430万元;测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78%,全年计划完成556830万元。
2、公共财政支出预算草案
根据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的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及上解支出,测算全年区可用财力为614696万元(未含省市专项追加),较2015年增加财力54838万元。根据可用财力的测算情况,2016年区本级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2%,预留结余396万元。具体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913万元,比上年增长4.86%;
(2)公共安全支出19232万元,比上年增长9.17%;
(3)教育支出1366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4%;
(4)科学技术支出11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6%;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1%;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6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99%;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7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5%;
(8)节能环保支出11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7%;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6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90%;
(10)农林水事务支出41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11%;
(11)交通运输支出4207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6%;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4256万元,比上年增长7.15%;
(13)其他支出6325万元,比上年增长74.48%(含总预备费6140万元)。
另外,根据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4]368号文件精神,不再单独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全部调入公共预算进行核算。
(二)社保基金预算方面
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我区的社保基金预算暂只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等其他基金预算由省财政厅统筹编制。
1、社保基金收入预算草案
2016年全区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7773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92.99%,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853万元,2015年没有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5%。再加上上年结余3019万元,2016年基金收入总计20792万元。
2、社保基金支出预算草案
2016年安排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7409万元,其中,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14790万元,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619万元。预留结余3383万元,其中本年度结余36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
1、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草案
2016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2万元,其中,利润收入236万元,股利股息收入276万元。纳入2016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区属国有企业有3家,分别为区城建投、青竹湖城建投和春景园林公司,其中,区城建投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8万元,青竹湖城建投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4万元,春景园林公司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草案
2016年安排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12万元,支出功能科目为城乡社区事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根据预算收入平衡,不列赤字。
四、全面完成2016年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举措
2016年是我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省、市财税改革和预算制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全区面临的财税形势将更加复杂,财政工作面临的压力将更大;我们将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财政工作任务。
1、实施精准招商,培植挖掘长效财源。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是财税增长的聚宝盆,我们要挖掘和培植长效财源。(1)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产业项目。立足我区产业优势,进行有针对性、点对点的精准招商,重点布局金霞经开区、金融生态区、金鹰文化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引擎。(2)政策扶持,完善经济发展政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招商引资重点,不断完善我区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专门促进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着力发展电商、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制作等新型业态。(3)夯实基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炮后街、火车北站等棚户区拆迁进度,尽快确定鸭子铺、黄兴北路发展规划,做好招商引资基础服务工作,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力帮扶,促进拓财源能力强的高岭商贸城、嘉德等项目如期开业。(4)积极作为,狠抓收入组织工作。按照全年收入总目标,分解收入任务,并将收入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个人,按月考核,形成全区狠抓税收收入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应对国地税改革,提前研判政策,科学制定对策,确保区级既得利益。
2、深化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全面预算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强化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政府预算体系,做到了三部预算统一算账、统筹安排。(2)立足基础,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在2015年实现预算公开范围全覆盖(除涉密部门)、支出细化到功能分类最末级“项”级科目的基础上,以公开为常态,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逐步将重大民生政策性资金和重大产业类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全过程公开。(3)积极研究,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制度,逐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启动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编制,探索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3、严格预算执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结合我区面临的财税形势和收支矛盾,严格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运行效益。(1)规范管理,强化重点保障支出。着力保障民生支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不断提标扩面。全力保障改革支出,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工资制度、公务用车制度等重点改革。(2)统筹安排,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牢固树立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观念;坚持厉行节约,强化过程管控,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时清理收回沉淀的结余结转资金,调入财政稳定调整基金或用于城市建设等重点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防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1)出台办法,完善债务管理机制。以稳健财政政策为指导,出台符合区级实际的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规范债务举借机制、严格举债程序、明确债务资金用途。(2)积极探索,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密切跟踪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积极探索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债券发放对接,最大限额的争取区级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降低融资成本;大力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3)严格管理,实时监控债务动态。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全区债务发展动态;逐步实行政府债务公开制度,将债务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定期披露,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确保政府债务保持在限额内的良好债务结构。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两个率先、领跑三湘”的总目标,加快建成“五区”,加强改革创新,聚势合力,提质增效,为开创开福“领跑三湘”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