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急呼救
1、110报警服务电话
发现刑事、治安案(事)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事)件时,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应急要点
(1)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事)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危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2)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免费拨打110报警。
专家提示
(1)报警时请讲清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
(2)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
(3)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4)实施正当防卫时,应避免防卫过当行为。
(5)谎报警情或恶意滋扰110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惩处。
2、119火警报警电话
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任何单位、个人都应无偿为报警提供方便。
应急要点
(1)拨打119免费电话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详细地址(街、路、门牌号码)。如果不知道失火地址,也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并留下电话及姓名以便消防人员进行联系。
(2)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
(3)应派人在道路两旁或交叉路口处接应消防车,以便消防车尽快到达起火地点。
(4)应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扑救时需注意自身安全。
专家提示
(1)119还参加其他灾害或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各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救援;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空难及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抢险救援;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单位和群众遇险求助时的救援救助等。
(2)谎报警情或恶意滋扰119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惩处。
3、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
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以免费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应急要点
(1)拨打122或110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2)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3)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没看清车牌号,应记下车辆的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4)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
专家提示
(1)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在交通警察到达现场之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4、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需要急救服务时,可拨打120免费急救求助电话。
应急要点
(1)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方位、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个方向等。
(2)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发病表现,如胸痛、意识不清、呕血、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等。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并报告受害人受伤的部位和情况。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专家提示
如果了解病人的病史,在呼叫急救服务时应提供给急救人员参考。
二、电、气、水事故
5、停电事故
突然停电可能会毁坏电器,并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应急要点
(1)遇到停电,应利用手电筒等照明工具,首先检查内部配电开关、漏电保护器是否跳开。
(2)室内有焦煳味、冒烟和放电等现象,应立即切断所有电源,以免发生火灾。
(3)保险丝熔断,应及时更换,但不能用铜、铁、铝丝代替。
专家提示
(1)家中应备有蜡烛、手电筒等应急照明光源,并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2)电线老化易造成停电事故,应尽快报告有关部门更换。
(3)如果发现不是室内原因造成停电,应及时与物业管理人员联系。
6、电梯故障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如乘客被困、坠落,极易造成乘客恐慌及其他危险事故。
应急要点
(1)电梯速度不正常,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2)被困电梯内,应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3)电梯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4)运行中的电梯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顶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5)如果乘梯途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在就近楼层停梯,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专家提示
(1)电梯困人不必惊慌。
(2)发生地震、火灾、电梯进水等紧急情况时,严禁使用电梯,应改用消防通道或楼梯。
7、燃气事故
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随意拆改室内燃气设施,以及在燃气调压站、调压箱、燃气井盖附近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应急要点
(1)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3)燃气泄漏时,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中毒。
(4)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专家提示
(1)时常用肥皂水刷沾燃气的管道接口处、开关、软管、阀门,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2)使用燃气器具时,如发现火焰呈黄色,说明燃烧异常,这时一定要开窗通风。
(3)若家中长期无人居住,应关闭自用燃气阀门,并给物业或房管部门留下联系方式。
(4)液化气罐中的残渣不能随意处理,以免引起火灾。
(5)不要使用国家已明令禁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
8、供水事故
自来水厂出现运行故障、输配水管道发生爆裂,以及不可预测的外力破坏等因素,均可造成停水事故。
水管爆裂后,不仅会损失宝贵的水资源,造成局部停水,还会引发道路塌陷等其他灾害。
应急要点
(1)停水后,应立即关好水龙头,防止来水后造成跑水事故。
(2)发现水管爆裂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水管爆裂的准确地点。同时,设法关闭供水总阀门。
专家提示
(1)遇到突然停水时不要惊慌,供水部门会在短时间内向市民说明停水原因,并及时解决。
(2)发生爆管事故后,市民应远离事故现场,以免妨碍抢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3)来水后,需打开水龙头适当放水,待管道内的残水及杂质冲放干净后再使用。
9、饮用水污染
水源污染、管网污染、二次供水污染等各种因素,都能导致饮用水中出现致病病菌或有毒、有害物质。
当自来水或者饮水机的桶装水颜色浑浊、有悬浮物、有异味或水温出现明显异常时,很可能发生了水污染。
应急要点
(1)自来水出现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情况,并告知居委会、物业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
(2)用干净的容器留取3至5升水作为样本,提供给卫生防疫部门。
(3)不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4)接到管理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能恢复使用自来水。
专家提示
(1)如果发现饮用水受到污染,要请卫生防疫部门作出检查鉴定,并进行处理。
(2)不要自行改装自来水管道。
(3)饮水机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火灾事故
10、家庭失火
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后果很严重。
应急要点
(1)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同时迅速关闭火源。如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2)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3)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4)液化气罐着火,除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灭的同时用湿毛巾保护手部关闭阀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液化气罐阀门烧毁不能关闭,切忌将罐口火焰打灭,以免引起爆炸,要将罐移至相对安全的部位,用水冷却罐体等待消防人员的处置。
(5)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6)逃生通道被切断、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应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开启临街窗户,白天用脸盆等物敲打呼救,夜间用手电光晃动呼救。
专家提示
(1)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2)不要卧床吸烟,乱扔烟头。
(3)不要围观火场,以免妨碍救援工作,或因爆炸等原因受到伤害。
(4)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将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的位置。
11、高楼失火
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而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
应急要点
(1)及时扑救。可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灾。
(2)向下不向上。因火势向上蔓延,应用湿棉被等物品作掩护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
(3)关紧房门。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4)注意防烟。用湿毛巾等物品掩住口鼻,保持低姿势前进,呼吸动作要小而浅。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5)理性逃生。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也可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6)等待救援。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7)靠墙躲避。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救援时,大都是沿墙壁摸索行进的。
专家提示
(1)火场能见度非常低,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2)因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3)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地方。
(4)不要轻易跳楼,只有在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如不跳楼就会丧命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此方法。
(5)公共通道平时不要堆放杂物,否则既容易引起火灾,也会妨碍火灾时的逃生及救援。
12、汽车失火
汽车失火不仅威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毁损车辆,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公共汽车失火时,司售人员要果断采取自救、防护和逃生措施,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急要点
(1)汽车发动机起火:迅速停车,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灭火。
(2)车厢货物起火:立即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地区或人员集中场所,并迅速报警。同时,用随车灭火器扑救。周围群众应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时受到伤害。
(3)汽车加油过程中起火:立即停止加油,疏散人员,并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灭火器及衣服等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地面如有流洒的燃料着火,立即用库区灭火器或沙土将其扑灭。
(4)汽车在修理中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灭火。
(5)汽车被撞后起火:先设法救人,再进行灭火。
(6)公共汽车在运营中起火:立即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有秩序地下车。同时,迅速用随车灭火器扑灭火焰。若火焰封住了车门,乘客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或打碎车窗玻璃逃生。
专家提示
(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应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1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酒店、影剧院、超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常因人员慌乱、拥挤而阻塞通道,发生互相践踏的惨剧,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造成人员伤亡。
应急要点
(1)发现初起火灾,应利用楼层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
(2)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3)火势蔓延时,应用衣服遮掩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快速、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尽量避免大声呼喊,防止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
(4)离开房间后,应关紧房门,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5)利用建筑物阳台、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进行逃生,或将被单、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牢系在窗栏上顺绳滑至安全楼层。
(6)逃生无路时,应靠近窗户或阳台,关紧迎火门窗,向外呼救。
专家提示
(1)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都有明显标志,平时应加留心。
(2)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3)轻易不要跳楼,除非火灾已危及生命。
(4)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5)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